作者 倪海厦 来源 《汉唐文集》

(一位药物生化学家所撰写)

抗生素对于现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来讲,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听起来似乎很玄。如果从生物和化学的角度来解释中医药,大家似乎更容易接受。所以,我就从化学和生物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医药常识吧。

先谈谈被现代人overuse的抗生素(antibiotics)。

人体自身有防御系统——免疫系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即帮助我们抵抗外界的侵入(例如细菌、病毒等),又能镇压内乱(细胞癌变等)。当免疫力很好的时候,人就不容易生病,即使是感染到细菌病毒也能很快自身恢复。可是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养自己,让自己的防御系统加强。反而是稍微有点小毛病,就服用抗生素,也不管是不是对证。

一般情况下,抗生素(antibiotics)只作用于细菌(bacteria),对病毒(virus)完全无用。如果你得了流感,却服用抗生素,那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了,因为引起流感的是病毒(virus),不是细菌(bacteria)。题外话,打感冒疫苗(flu vaccine)真的是完全没必要!我们得了一次腮腺炎,就不会得第二次;出了一次水痘,也不会出第二次。因为得了腮腺炎、水痘后,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记得引起腮腺炎和水痘的病毒的样子。下次它们再来入侵的时候,免疫系统就把它们通缉剿灭。可是没有人得了一次感冒就再不会得第二次。为什么?因为感冒病毒成千上万种,这次感染的和上次感染的不一样。所以,打了感冒疫苗后,也不可能产生针对这成千上万种感冒病毒的抗体,当然就是没用的啦。

另外,抗生素有抑制免疫系统(immune suppression)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军队。抗敌本是军人的职责,现在从外面请了职业杀手,军队的军人就不用工作了。长期下来军人就忘了本职,甚至变得敌我不分了。所以,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力就会越来越低,当然就越来越容易生病。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病被诊断为“自身免疫疾病”,这与抗生素的滥用有着必然的联系。

服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也就是说,服用一段时间后,这种原本很有效的抗生素对你就失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细菌和抗生素的战斗过程中,大部分细菌会被抗生素杀死,剩下的那小部分为了生存会产生变异,变成更强壮的细菌。变异了的细菌对这种抗生素就产生了抵抗性。这时候,需要更强的抗生素才能对付这些死里逃生的细菌。同样的戏剧会继续上演……研发越来越强的抗生素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出一批超级无敌细菌。到时候就真的大祸临头了。

中药当中,不少药都有抗菌作用,例如黄连、黄芩、黄柏等等。可是,中药用了上千年,即没有产生抗药性,也没有抑制免疫系统。跟西药抗生素比,中药“抗生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一味中药就有上百种化学成分。一个处方又有好几味中药。一碗黑黑的汤药跟一颗抗生素相比较,其化学成分要复杂千百倍。这些成分当中,有抗菌的,有提高免疫力的,有利小便的,有刺激副交感神经的……它们就像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把细菌杀掉或赶跑,又不伤人体本身。也正因为这不是单兵独斗,而是团队工作,细菌无法同时对所有的成分产生抗药性,服中药也就不存在抗药性的问题了。另外,因为其中有顾及免疫系统的成分,所以不但不存在免疫力抑制的问题,而且会加强免疫力。

有趣的是,一些天然抗生素,例如黄柏里面的小檗碱(berberine,又名黄连素),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而且有抗病毒和抗癌作用。那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天然抗生素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纯化变成西药呢?这是现在的药物化学家做的工作。本人是药物化学出身,却不认同这种中药“西药化”的做法。除了小檗碱,黄柏还含有黄柏碱(phellodendrine),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等等其他成分。小檗碱也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黄连的10%左右)。懂中药的人都知道,虽然黄连和黄柏都是清热药,但是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黄连清中焦湿热,又善泻心火;而黄柏除下焦湿热,又能兼补肾阴。更何况中医治病时,往往是用多种中药配伍成一个处方,例如“白头翁汤”里不仅有黄柏和黄连,还有白头翁和秦皮。这也就说明,单纯一个小檗碱是不能全部代表黄柏和黄连的。黄连素在中国是已经上市的药物,可是它的药用只是黄连和黄柏药用的一小部分。

抗生素是西药学观点“single bullet, single target”的产物。100多年前,药物学家认为针对一种疾病(single target), 只需要一个化学药物(single bullet),就可以治愈这个疾病。所以,药物学家们致力于研究药力超强的药物(magic bullet)。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受体(receptor)被生物学家发现,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multiple bullets, multiple targets”的新观点。而这所谓的新观点,中医却用了几千年了。可是,从化学和生物的微观学角度,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怎么也搞不懂中医的处方是怎么开出来的。是的,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中医不懂化学,不了解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不懂分子生物学,不知道什么是受体。可是他们却可以做到“随手拈来都是药”。那我们就不得不慎重思考用以指导中医开药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了。

如果你平时很少服用抗生素,真正感染了细菌,又无法看中医时,服用药力缓和的抗生素(例如黄连素、鱼腥草素钠等)就足以解你燃眉之急。若是平时常服抗生素,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恐怕强力抗生素对你也无用了。所以,请三思而后行。

止痛药人体内部出现问题时,会发出的警报。疼痛是警报声的一种。就像你家的炉灶上的食物煮过头导致烟雾弥漫,smoke detector会发出尖叫声。这时候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把smoke detector的电池卸了;一种是把炉灶的火关了、把食物挪开。如果只卸电池而不去关火,虽然没有了锐耳的尖叫,最后的结局可能是整个屋子都被烧毁。同样,解决疼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麻木神经,类似卸电池的作法;另外一种是找出疼痛的原因,直接解决病灶。

西药中的止痛药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总的来讲分以下几种类型。

一种是鸦片类(Opiates and morphinomimetics)。Morphine, Oxycontin等均属这类。这类药止痛效果非常强。它们直接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opioid receptors),切断对疼痛的感应。由于这种止痛完全是麻痹神经,并不直接作用于病灶,所以一旦过了药效,疼痛又会回来。病人必须继续服用才能止痛。肠胃系统也有阿片受体,所以服用鸦片类止痛药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疲乏等副作用。另外,鸦片类止痛药具有成瘾性,是属于严格控制的西药。

另一种是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简称NSAIDs)。Asprin(阿司匹林),Ibuprophen(芬必得,布洛芬), Celebrex等等属于此类。这类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一种名叫COX(cyclooxygenase)的酶,具有消炎作用。可是这类药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对肠胃道的损伤。胃溃疡是最常见的副作用。Celebrex虽然对肠胃道的副作用似有减轻,但是对心脏的影响还处在很大的争议当中。

Acetaminophen (乙酰氨基酚),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消炎作用,严格来讲不属于NSAIDs。乙酰氨基酚最常见的商品名为Tylenol(泰诺),是目前最普遍的非处方药之一。它的止痛机理至今善未完全清楚。因为是非处方药,许多人认识它的毒性不大。可是,乙酰氨基酚中毒是目前在美国和英国导致急性肝脏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的第一因素。尤其是Tylenol跟酒一起服用的时候,肝毒性非常之大!甚至有些人利用大剂量的Tylenol(泰诺)来自杀。

另外,还有一些止痛药是几种单一药的组合,比如Lortab是hydrocodone和acetaminophen的组合。

肝是药物代谢(解毒)的器官。药物的代谢产物或随着胆汁从大便排出,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到肾脏从尿液排出。大部分西药都是合成出来的非天然物,在肝脏和肾脏看来,都是需要排出体外的毒素(foreign substances)。所以西药对于肝肾都是负担,会有不同程度的伤肝伤肾作用。

当你对止痛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时,你是否还敢继续吃呢? 感冒、头痛、月经痛、关节痛,竟然用同样的止痛药!当你看到中医是怎么治疼痛之后,你就知道用西药止痛是多么的简陋粗糙。

中医有一种最有效的止痛方法,连药都不需要,几根银针就解决了,怎么可能有副作用呢。对于疼痛的针灸治疗,中医的诊断可比西医细致多了。光是一个头痛就分前额痛、偏头痛、头顶痛和后项痛,根据疼痛的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同样是腰痛,环腰痛、上下痛、定点痛、脊柱痛,又是不同的穴位。甚至痛的时间长短,也关系到穴位的选取。而针灸对疼痛的效果,用“立竿见影”绝不为过。许多痛症,单用针灸就可痊愈了。

像感冒引起的身痛头痛,麻桂葛用对了,通常是一剂下去感冒就好了,当然身痛头痛随之而去。

有些疼痛,除了针灸以外,主力在中药,例如关节痛。中医的辩证与不分寒热的西医有天壤之别。靠celebrex止痛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师用极热的乌头XX汤,不仅病人的痛去掉,连巫婆手都变回到纤纤玉指!痛风兼关节炎的病人痛到只能坐轮椅,甘草XX汤的威力足以让他从轮椅上站起来!

治疗月经痛,又有其相应的辩证、取穴和处方。因为是治其根,治好了之后,就不用吃药扎针了。可是,靠芬必得止痛经的女子,绝不可能吃了一次芬必得,以后来月经就不痛了。

至于中药会不会有副作用,那就看你的中医师会不会用药啦。老师还得用中药帮病人治疗吃西药引起的肾衰竭、肝损伤和癌症呢,哪有闲工夫去研究制造肾衰竭肝中毒的中药呢。

Table 1. 常用止痛西药

商品名成分常用於副作用
Anacin
Bayer
Bufferin
Ecotrin
Aspirin(阿司匹林) 肌肉痛头痛感冒一般疼痛哮喘
胃溃疡
雷氏症侯群(Reye’s Syndrome
Anacin non
Excedrin
Tylenol(泰諾)
Acetaminophen(乙酰氨基酚)发烧头痛关节炎肝脏衰竭 
Advil
Motrin
Nuprin
Ibuprophen(芬必得,布洛芬)头痛牙痛月经痛感冒发烧肌肉酸痛胃溃疡哮喘
Aleve
Naproxen
naproxen sodium(納普生鈉)关节肌肉痛胃溃疡心脏损伤
CelebrexCelecoxib(塞來昔布)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恶心,下利火烧心2007年2月美國心臟協會發出警告: celecoxib should be used“as a last resort on patients who have heart disease or a risk of developing it”
OxycontinOxycodone HCl癌症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便秘疲乏呼吸困难
DilaudidHydromorphine HCl慢性疼痛恶心呕吐便秘疲乏呼吸困难
MS ContinMorphine Sulfate癌症引起的疼痛严重创伤上隐恶心呕吐便秘呼吸困难筋挛眩晕

忧郁症与抗忧郁药在进入主题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西药。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初,全球出现了约一万名长著“翅膀”的婴儿(见图1),其实他们不是真的长了一双翅膀,而是双臂发育得像翅膀一样。后来才发现,这些畸形儿的妈妈在怀孕期间都服用了一种名叫thalidomide的镇定剂(tranquilizer)。那时孕妇们广泛地服用thalidomide来控制怀孕期间的不稳定情绪。事发之后,这个臭名昭著的药从市场上撤出。然而,如今thalidomide却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身份又进入了医药界!

西医学认为,人会忧郁, 乃是大脑的色拉托宁(seratonin)水平过低导致的。只要用药物提高大脑的色拉托宁水平,人就会开心起来。问题是最擅长lab tests的西医学,在临床上却无法以测定色拉托宁水平的方式来诊断病人是否有忧郁症。西医在判断病人是否有忧郁症时,也只能用闻诊和问诊。在美国,许多西医“忙”得“没时间”问了,只用闻诊。比如,病人说“医生,我心情低落。”医生一听,抗忧郁药就已经开出来了。病人说“医生,我来月经前情绪很差。”医生一听,又是抗忧郁药。病人说“医生,我最近有紧张焦虑。”医生就说“我这儿有Prozac的免费样品,你先拿去吃吃。”……所以,忧郁症常常被过度诊断。美国大学校园开得最多的药就是Prozac(一种抗忧郁药),难道因学业上的压力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和郁闷也是一种疾病吗?按照这种诊断方式,岂不是人人都有忧郁症?因为每个人都有忧郁紧张焦虑的时候。难道丧偶的老人不会悲伤吗?难道赶工作进度的男士不会紧张焦虑吗?难道被小孩气哭的妈妈不会伤心难过吗?……为甚么这么多医生都不愿多问几句就随便开药呢?更可悲的是,如果病人有慢性疼痛,通常在开止痛片的同时自动附上抗忧郁药,因为西医认为有慢性疼痛的人会有忧郁症倾向。把疼痛根治才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正确方法,不是吗?

到底甚么是病态的忧郁呢?就是没有外界因素来刺激人的情绪而产生的忧郁。例如,有些女孩子每次来月经之前也没有不开心的事发生,可就是会忧郁、易怒、疲倦等症状,这种忧郁是由于荷尔蒙失衡而造成的。有些人原本好好的,可是吃了一些西药后逐渐变得情绪不稳定,时忧郁时开心时焦虑,这种也是病态的忧郁。譬如,在美国,许多女性都有甲状腺的问题,医生告诉她们要吃一辈子Synthroid。而Synthroid的部分副作用就是:焦虑、情绪不定、失眠、无力,正好符合“忧郁症”的症状。所以,她们最开始只服Synthroid,后来就是Synthroid和Zoloft(抗忧郁药),再后来是Synthroid, Zoloft加Ambien(安眠药),再后来还会加上更多的抗忧郁药如Effexor、Prozac等, 抑制hallucination的药Abilify,泻药等等……

镇定剂、抗忧郁药、抗焦虑药,虽然名称不同,但作用类似。人体有一个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简称BBB),这个屏障通常可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受到外界化学物质的毒害。抗忧郁药却是一类专门穿过这个屏障达到大脑去提高色拉托宁水平的药物。可是这些药物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乖乖地去调节大脑的色拉托宁水平而不影响其他功能。消化系统也有色拉托宁受体,在进到大脑之前这些药物会先影响到消化系统,所以还没等到让你开心起来,你又多了便秘、恶心的问题。除了影响消化系统,抗忧郁药还有许多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有:口干、小便困难、便秘、失眠、颤抖、无力、增重、性功能障碍、有自杀或自残念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吃抗忧郁药的人有了这一堆新毛病还开心得起来吗?岂不是更忧郁了?

Author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